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便当

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便当

距今约3000年前,“水稻种植”技术从大陆传到了日本。人们以水田为中心汇集在一起,形成了村落。可种植的大米逐渐成为饮食生活的中心,且由于其可保存,因此被作为租税征收,成为了日本国家的经济基础。

虽然现代种植大米已经采用机械化生产,然而古时很长一段时间种植大米则是以人力为主的艰苦的肉体劳动。农活包括耕地或犁田等平整稻田、播种、插秧、除草、收割、脱粒等一系列劳动。在人们起早贪黑夜以继日的日常田野劳作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便当”。

通常,人们会在被称为“Menpa(木制桶型饭盒)”的容器中装上麦饭和梅干等食物,再将其和农活工具一起装入“背篓”中带到田间。“Menpa”意思是“面桶(即装饭的圆木型饭盒)”,是指单人用的木制桶型饭盒,据称这也是“便当”这个词的起源。

“插秧”这样需要在短时间内一气完成的作业,村民们就会全体出动共同进行。插秧是需由多人共同进行的农活作业。这时,人们就会在名为“桶便当”的大木桶中装入所有人份的饭团和菜肴,用扁担挑到田间。弯腰插秧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作业,但正因为如此休息时人们围坐在田埂上津津有味食用的便当就显得格外美味可口。

《四季耕作孩童游戏图巻》神奈川大学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所藏图卷描绘了全年种植水稻的场景。展示了除重体力劳动之外,其他劳动都是男女共同作业的情形。

插秧作业从早上6点进入水田后,一直要到晚上8点才结束。由于仅靠三顿饭会体力不支,所以在人们在早饭和午饭、以及午饭和晚饭之间,还会吃“Kobiri(加餐)”。“Kobiri”是从“小昼(Kobiru,意为茶点)”演变过来的说法,意思是轻食。例如有带馅的糯米团、年糕、烧菜……等等,为了在外努力劳作的亲人,农家的妈妈们会精心制作各种料理。每家的风味和用心之处也各有不同。便当不仅是用于填饱肚子,而且通过大家坐在一起食用,还可加强人们与家人及地区居民之间的纽带。

江戸时代《耕作图卷》 三重县综合博物馆其内容是人们顶着炎炎夏日,带上遮阳斗笠,拨开稻田下入田间进行除草的艰苦作业。这副图卷上还描绘了人们蹲坐在田埂上吃便当的场面。

同时,插秧还是一项神圣的仪式。自古以来,各地就有祭祀农耕之神的风俗习惯。相传“山之神”到了春季开始种植水稻的季节,就会从山上下来化身为“田之神”,看护人们进行种植水稻的作业,并保佑五谷丰登。田之神被称为“Sa”。日语中有很多词语都带有和插秧有关的“Sa”这个字,如插秧的月份叫“Satsuki(意为五月)”,禾苗叫“Sanae(意为稻苗)”,劳作的女子叫“Saotome早乙女(意为插秧的女子)”等等,都体现出插秧是一项神圣的劳作。

相关数据

[测量表插件]TBProAudio mvMeterMAC版:支持M1
365平台app下载手机版

[测量表插件]TBProAudio mvMeterMAC版:支持M1

📅 09-07 👁️ 213
代驾司机怎么注册,兼职代驾需要什么条件
365平台app下载手机版

代驾司机怎么注册,兼职代驾需要什么条件

📅 08-02 👁️ 9976
腾讯视频为什么不能缓存视频?
bte365官网

腾讯视频为什么不能缓存视频?

📅 07-16 👁️ 7431